2010年10月13日 星期三

澎湖--吉貝嶼





吉貝嶼景觀地圖


◆ 白沙鄉‧吉貝嶼篇
       吉貝嶼位於白沙島北方,面積約 3.1平方公里,搭船暢遊澎湖的北海各島,吉貝可為首選。本島地勢東高西低,島嶼東半部是較高的玄武岩方山台地,島嶼西半部有大片沙灘,尤以長800公尺、寬300 公尺的沙嘴地形最引人入勝,這是澎湖,也是全台最大沙嘴地形,若連接北岸的沙灘,綿延千餘公尺,從空中俯瞰,這個主要由有孔蟲骨骸、珊瑚及貝殼碎片所組成的潔白沙尾,正氣勢磅礡的倒臥於清澈的大海中,甚是好看  

石滬更是吉貝嶼另一項最具特色的人文景觀,高達88 座的石滬就像護衛軍一般,守護在吉貝嶼的海岸邊。一條條深入海中的伸腳,如同一幅大章魚張牙舞爪的畫面;海中的群礁地形,無限地伸展,展現吉貝嶼另一種風情。

吉貝子民利用潮間帶潮汐起落以玄武岩及咾咕石堆砌成--心型之捕魚器具與以捕魚,俚語:「有錢吃鮸,無錢免食。」亦有人云:「滬中自有黃金屋,滬中自有顏如玉」,如此形容石滬,是否可感受到文學哲理的石滬,建構一口石滬小則三年,大則歷十六年,多由親朋好友一起興建,每一石滬皆有滬名,主權二~三十人不等,每年抽籤順序,每日輪流作滬主捕魚,此捕漁法曾經是吉貝魚業經濟命脈,供養世代子,真是功不可沒阿!
(此段落參考 海島觀光文化節雜誌   p.15 ) 

 
吉貝沙嘴是全台灣規模最大的沙嘴地形,長800公尺、寬300公尺的沙嘴還在逐漸的增長之中,若與北岸的沙灘相連,綿延千餘公尺,是來澎旅客最喜愛的景點。每當夏季旅遊旺季到
來,沙灘與沙嘴裡的人潮熙攘,一幅令人嚮往的陽光、沙灘、碧海、藍天影像。 


  


澎湖避邪物之一的石敢當,在不同的地方各有不同的材質與造型。在吉貝嶼上,有兩個造型特異石敢當,一個是以鐘的造型矗立在島嶼東方,上頭還寫著「東方龍馬壯山河」,另一個則是位於觀光碼頭西邊的木魚石敢當,這特殊的石敢當外型實在與傳統的石碑、石塔有迥然不同的風貌,也再次展現吉貝嶼的人文特色。 
木魚石敢當
                參考資料來源http://landscape.phc.edu.tw/collections/file/book2-1-3.pdf
銅鐘石敢當

由於吉貝嶼四周有著發育良好的珊瑚礁,這些珊瑚礁自古就是當地居民建築用的材料,在島上的巷弄間,依然可見以珊瑚礁為建材的房舍。這種就地取材的極致表現,還發生在吉貝墓葬行為上,由於東北季風十分強烈,為避免墳上沙土被吹失,當地居民便在墳墓上方舖滿一片片大小不一的珊瑚礁片,形成吉貝居民特有的墓葬景觀。每當北風吹起,當地農作也利用珊瑚礁砌成的「菜宅」躲避強風,使其能夠在凜冽的逆境中成長,這似乎也道出離島居民堅毅的性格。總之,吉貝無論自然與人文均有異於澎湖其他島嶼的面貌。
  
灘岩是澎湖海濱常見的沈積岩,它是溶於海水之中的碳酸鈣成分,透過漲退潮間的潮差,將沙子、岩石、貝殼等物膠結起來,形成位於高低潮線間的沈積岩。在吉貝國中前面的這一段灘岩,超出高潮線甚多,它正述說著古時候海面變化的故事。

看慣鋼筋混凝土房舍的都會人而言,吉貝這種用珊瑚礁建成的房舍,實在十分特別,在當時自動化工具不充足的年代,老師傅卻能透過一把斧頭,一斧一斧地將珊瑚礁削得如此整齊,雖然不能說是建築工藝的極致,但老師傅精純的技藝自不在話下。
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以上參考資料來源http://landscape.phc.edu.tw/collections/file/book2-1-3.pdf

   *石滬漁業文化  http://basalt.phhcc.gov.tw/c/c02_02.asp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